点亮五峰“光明路”

2020-12-10 15:25  

在五峰

一排排电线杆拔地而起

一条条银线穿梭在深山沟壑之间

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

成立伊始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

用责任点亮了万家灯火

用真情温暖了土家山寨



建强电网

线路与城市共成长

9月13日,中秋佳节。       晚上8时,璀璨灯火将五峰的夜景装扮得格外美丽。家住渔洋关镇的马建华和妻子,来到柴埠溪特大桥上散步。“以前从汉马池村到渔洋关街上,骑摩托车要40多分钟,现在走大桥,10分钟就到了。”马建华抬头凝望,只见皓月当空,不远处闪耀着万家灯火,幸福溢于言表……



陈丹平 摄

县城迁建,电力先行。国网五峰供电公司迅速组织专班,结合五峰县域电网结构,组织完成了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“十二五”电网规划》,并顺利通过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和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专家组的评审。同时在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低压电网五年实施方案》的基础上,重点完成了新县城配网建设实施方案。



条条银线穿越土家山寨

针对五峰森林覆盖率高,输电线路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山区,电力设施保护难度大,输电线路通道砍伐困难等难题,五峰电力设施保护小组及供电公司通过管理人员定点、土家电工包片,结合友好乡邻包杆塔,做好输电线路基础保护。

服务至上

助推县域经济腾飞

9月8日晚,2019第五届五峰土家茶乡女儿会圆满落幕。3天时间,十余项主题活动,以独具特色的“土家”招牌吸引了省内外万名宾客感受五峰土家茶乡魅力。



土家茶乡女儿会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民族盛会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全力投入供电保障工作,让土家文化与民族风情走出山外、大放异彩,也让更多的外界市民了解五峰、走进五峰、爱上五峰。

春茶旅游节、中国茶旅大会、茶叶国际采购商大会……近年来,五峰承办的大规模、高规格活动越来越多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每次出色地完成任务,电力保障能力也不断加强。

县域经济的大发展,离不开电力的支撑。

五峰是著名茶叶品牌“采花毛尖”的原产地,茶叶种植、加工历史悠久,名优茶采摘、制作技艺精湛,“采”“摊”“炒”“揉”“炕”工艺讲究,距今已有150年历史。五峰共有150家不同规模的茶厂、1200多个个体茶叶加工作坊。

近年来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在服务特色农业产业中,大力推广“以电代柴”,做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“电保姆”,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

茶园春检忙 陶桃 摄



晚上临时为茶农们供电抢摘清明茶

“以前每到春茶上市的季节,一年要烧柴60万斤左右,还需要大量工人。”五峰汲明毛尖茶厂老板梅元红说,“现在全部设备实现了电气化,人工成本节省了,茶叶品质也有了质的提升。”

从2014年到2018年,国网五峰县供电公司共投资7000万元,积极推进“以电代柴”,使五峰特色产业加工用上了清洁能源。





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全自动清洁化生产车间

梅元红说,汲明茶业是五峰首批试点“以电代柴”的茶厂。紧随汲明茶业之后,五峰100家中小茶企相继实现了电气化生产,并装上了专变。茶叶生产用能清洁了,生产流程标准了,茶叶品质可控,产品的市场美誉度、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均有提升。

为了解决茶厂办手续、施工、电费电价这些问题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针对各乡镇茶企情况,制订详细的电能替代实施方案,开辟“以电代柴”绿色通道,并安排专家上门勘查现场,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施工。



截至2018年底,五峰茶叶种植面积近20.5万亩,茶叶综合产值25亿元,全县现在约10万人从事茶叶产业。预计到2020年,五峰茶叶市场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,全县涉茶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。



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。一直以来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坚持“你用电、我用心”的服务理念,不断创新服务举措,兑现服务承诺,切实提升用电客户满意度,让国家电网品牌在武陵山区大放异彩。

目前,面对新的发展要求,五峰供电人正全力做好辖区内的电网规划,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,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用电环境,向社会展示国企的责任担当。

农网改造

好电点亮土家山寨

在素有“宜昌西藏”之称的牛庄乡,横茅湖村八组的山坳里,李和春家门前几根腐朽的木电杆,如风吹摆柳。给猪磨个饲料、开个电视机,都要时时谨防电压不稳,断电更是稀松平常事。

牛庄乡供电所副所长苏贤洲介绍,横茅湖村供电半径大,原低压线路多半都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解股线,且依靠低矮的木质电杆挂靠传输,若是几年不更换,腐朽的线杆遇到刮风或者下雪,就会因断线、倒杆而引起跳闸,村民都盼着能早日正常用电。

2015年4月15日,6根水泥电杆架设的一条低压线路通到了李和春的家里,67岁的李和春有说不出的高兴。农网升级改造前,老人一度心里充满疑虑,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被纳入网改计划,直到施工队来到家门口,老人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。

在短短20个工作日里,横茅湖村新增50千伏安变压器1台,架设了10千伏线路0.8公里,更换木电杆55基,将原7号台区80余用 户中分出来39户,无论是输送环境还是电压保障,横茅湖村的用电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。



杨太菊 张永江 摄

2014年以来,囯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加大武陵山区的电网建设投入,对农网再次进行改造升级。

五峰供电公司仅在湾潭镇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293.49万元,为该县新增了23个台区,改造13个台区,新建10千伏线路6.7公里,新建和改造低压线路92.91公里。湾潭镇的供电半径从2.5公里缩小到0.8公里后,那200多台柴油发电机集体“下岗”了。

农村用电环境改变了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从满足山区经济发展需求出发,实施改造升级全覆盖,稳定的电流不但改变着供电的质量,也成为电力人“精准扶贫”的具体行动。       2007年,文家军成立五峰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时,由于供电质量不可靠,雷击、线路不规范等因素,每月都有几次停电。为此,他自备发电机发电,用网上电和自发电给冷库供电时,成本差价每度约两毛钱,致使他每天额外增加成本达200元。新一轮农改给他安装了专变,彻底解决了用电难。



确保企业生产供电安全可靠

“今年我的蔬菜营业额将突破1500万元大关,这主要得益于网改给我送来了好电。”长乐坪利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立兵对网改赞不绝口。他在苏家河村委会旁建有大型冷库。网改前冷库的供电容量为160千伏安,由于电压不足,两个冷库只能运行一个。网改后供电容量达到了200千伏安,有效解决了制约蔬菜冷冻产业的发展瓶颈。利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冷冻服务囊括苏家河村400多户蔬菜种植户,同时辐射周边村镇及恩施鹤峰县农户。

五峰供电网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五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。五峰傅家堰乡桥料村的村民感受最深。

“2017年,你们在我们一组搞农村电网改造,彻底解决了我们多年以来的生产生活用电难、用电安全无保障的难题……”

去年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收到一封感谢信。信的落款处,五峰傅家堰乡桥料村一组16名群众摁上的鲜红手印。

村党支部书记姚吉顺说,桥料村平均海拔近1000米,位置偏远,到县城渔洋关至少要3小时,多年来为全县重度贫困村。近年来,农网改造使村里电网改善了许多,但在一组,也就是桥料一号台区,37根如风吹摆柳的木电杆成为电改留下的“尾巴”,打雷刮风就停电,下雨下雪就断线,群众用电依旧很窝心。



抗冰保电我先行

2017年11月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决定割掉桥料村的农网改造“尾巴”,安排14人的专班进山施工,全力保障村民冬日用电。

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,“尾巴”割掉了。一排排崭新的电力线路成为一组的魅力风景线。施工结束到现在,五峰经历了几次雨雪大风天气,电改工程得到了考验。

一台区范围内的贫困户向群华说:“近两个月来,我们家没有因为天气停一次电。”

据了解,截至目前,五峰24个重点贫困村、2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投资计划,不仅解决了乡村游的旅游接待用电问题,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,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节支,为当地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。

无私奉献

危急时刻彰显担当

2016年11月8日,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,局部地区大雪。降雪造成牛庄乡、采花乡、傅家堰乡、湾潭镇、五峰镇、长乐坪镇等6个乡镇的部分区域电力中断,4万余用户停电。

“遇到灾情,我们不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电抢通,大家拿什么抗灾救灾?”事发后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,迅速投入抢修力量,分专班奔赴受灾乡镇开展救灾。





供电部门全力抢修保供电

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,2016年11月9日13时30分,受灾电网第一条线路——35kV池柳线、付柳线排除故障后送电成功,西部4个乡镇的备用电源通道被打通。随后,白鹿庄变电站供区、采花乡主供电35千伏付采线等线路依次恢复供电。

近百专业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、日夜施工,灾情发生后的第三天,2016年11月10日16时,五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、医院共146个台区9651个用户恢复供电。

“哪里有需要,电力先上。”

2017年7月15日凌晨,特大暴雨袭击五峰中西部地区,湾潭、采花和五峰镇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,共造成10千伏线路7条、254个台区、9635户用电客户供电中断,另有2条10千伏线路主动退运,涉及45个台区,1634户用电客户供电中断。





防汛抗灾,五峰供电争分夺秒抢修

灾情发生后,国网五峰供电公司快速响应,紧急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8个抢修队148名电力人员冲锋在抗洪抢险最一线,开展线路排查、故障抢修和服务群众工作,争分夺秒保障受灾点的电力供应。

7月17日早上8时,跳闸的9条10千伏线路全部恢复主线路供电,278个台区10480户用电客户恢复送电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五峰的电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,城乡“南瓜花”照明供电状况一去不复返,尤其是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后,动力电进入了千家万户。



湾潭镇红旗坪村村民蔡美云说,以前照明煤油灯、做饭靠柴火、出门肩挑背驮,现在照明、做饭、生产全靠电,连出门都是电动车,生活焕新颜。由于农村供电质量不断提高,电力供应充足,蔡美云家里5亩的大棚蔬菜,去年纯收入6万多元;红旗坪村130多户菜农种植高山蔬菜4年多以来,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从3018元涨到8000元。

如今,五峰全域变电站星罗棋布,一根根高架线编织成一张张纵横交错的大网,为土家儿女输送着光明和强大的动力源。新时代,土家儿女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描绘着美好生活的新画卷。


相关阅读